論“文獻語音學”On the “Phonology of Literature”
梁慧婧
摘要(Abstract):
文獻語音學是文獻語言學的一個分支領域。它專注於利用文獻資料來探究語音的共時狀態和歷時演變,不僅全面分析書面音系,還涵蓋了對語音類文獻的文獻學研究。基於這一認識,我們明確了文獻語音學與音韻學、漢語語音史等相近學科之間的關係,並確定了文獻語音學的研究對象、研究任務以及其基本特徵。
关键词(KeyWords): 文獻語言學;文獻語音學;學科内涵
基金项目(Foundation): 中國歷史研究院“絶學”學科扶持計劃“古典文獻語言學”資助(批准號2024JXZ002)
作者(Author): 梁慧婧
参考文献(References):
- 馮勝利《論黄侃的“發明之學”與傅斯年的“發現之法”》,《勵耘語言學刊》第29輯,中華書局2018年
- 傅斯年《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》,《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》創刊號,1928年
- 何九盈《漢語語音通史框架研究》,《民俗典籍文字研究》第1輯,商務印書館2003年
- (瑞典)高本漢《漢語的本質和歷史》,商務印書館2010年
- 高永安《文獻考證法是音韻學研究的利器》,《長江學術》2008年第1期
- 耿振生《音韻學研究方法導論》,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
- 華學誠《“文獻語言學”學科論綱》,《文獻語言學》第4輯,中華書局2017年
- ——《古籍整理與文獻語言學》,《中國社會科學報》2022年8月2日
- 黄易青《論“諧聲”的鑒别及聲符的歷史音變》,《古漢語研究》2005年第3期
- 李春曉《文獻考證法和歷史比較法》,《勵耘語言學刊》第21輯,學苑出版社2015年
- 魯國堯《論“歷史文獻考證法”與“歷史比較法”的結合》,《古漢語研究》2003年第1期
- ——《論漢語音韻學的研究方法和我的“結合論”》,《漢語學報》2007年第2期
- (美)羅傑瑞著,張惠英譯《漢語概説》,語文出版社1995年
- 裘錫圭《釋“衍”“侃”》,《魯實先生學術討論會論文集》,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
- 孫玉文《解讀唐詩“鄉音無改鬢毛衰”的“衰”》,《陝西師範大學學報》(哲學社科版)2018年第6期
- ——《漢語史學科建設問題:總體趨勢與分支走向》,《湖北大學學報》(哲學社科版)2022年第1期
- 王國維《天寶〈韻英〉陳廷堅〈韻英〉張戩〈考聲切韻〉武玄之〈韻銓〉分部考》,《觀堂集林》,中華書局1959年
- 王力《漢語史稿》,科學出版社1957年
- ——《漢語語音史》,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
- (美)張琨、(美)張謝蓓蒂《原始漢語韻母系統和〈切韻〉》,《歷史語言研究所單刊甲種之二十六》,1972年
- 趙誠《上古諧聲和音系》,《古漢語研究》1996年第1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