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周易》“屯”字音義辨析On the Pronunciation and Meaning of Tun(屯) in Zhouyi
王化平
摘要(Abstract):
易學研究者通常將屯卦之“屯”讀作zhūn,解作“難”義,只有少數學者讀爲tún,解作“聚集”義。從甲骨文中的“屯”字看,其字本爲初生草木之幼芽的象形,並無“難”義。在甲骨卜辭、商周金文和戰國簡册中,“屯”字不見用作“難”義。在傳世文獻中,解作“難”義的“屯”字也極少見,且少數用例説不上確鑿無疑。《彖傳》《象傳》《序卦傳》三者都强調了“聚集”之義,並不直接將“屯”字釋作“難”義。就屯卦卦象、卦爻辭看,“聚集”義顯然是主旨,“難”義是從卦象中的坎卦得來。王弼在注釋屯卦時,對“屯”字作了兩種解釋,既有“難”義,也有“屯聚”義。因此,將屯卦之“屯”字讀作tún也是可以的。
关键词(KeyWords): 周易;屯卦;音義;屯如邅如
基金项目(Foundation):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“以出土文獻爲中心之先秦易學發生發展及其流變研究”(17BZX057);; 西南大學中央高校創新團隊項目“古文字與出土文獻研究”(SWU2009108)階段性成果
作者(Author): 王化平
参考文献(References):
- 陳初生《金文常用字典》(修訂本),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
- 馮勝君《古文獻新證研究一例:〈緇衣〉首章》,《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紀念文集》,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
- (明)來知德著,王豐先點校《周易集注》,中華書局2019年
- (唐)李鼎祚撰,王豐先點校《周易集解》,中華書局2016年
- 馬承源《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》(九),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
- (清)沈起元《周易孔義集説》,文淵閣《四庫全書》影印本,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
- (魏)王弼注,樓宇烈校釋《周易注》(附《周易略例》),中華書局2011年
- (漢)許慎撰,(宋)徐鉉等校定《説文解字》(注音版),中華書局2015年
- 徐元誥撰,王樹民、沈長雲點校《國語集解》,中華書局2002年
- 徐在國《上博楚簡文字聲系》(一~八),安徽大學出版社2013年
- 楊伯峻《春秋左傳注》(修訂本),中華書局1990年
- 張世超等《金文形義通解》,中文出版社1996年
- 周祖謨《廣韻校本》,中華書局2004年
- 朱德熙《説“屯(純)、鎮、衠”》,《朱德熙古文字論集》,中華書局1995年
- (宋)朱熹著,廖名春點校《周易本義》,中華書局2009年
- (2)鄭吉雄《〈周易〉“屯”卦音義辨正》,《周易研究》2009第3期。
- (1)連劭名《甲骨文考釋》,《考古與文物》1988年第4期。蔣玉斌《釋甲骨金文的“蠢”:兼論相關問題》,《復旦學報》(社會科學版)2018年第5期。
- (2)李學勤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》(三)第150頁,中西書局2012年。
- (3)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》(三)第155頁。
- (4)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》(肆)第85頁,中西書局2013年。
- (1)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》(伍)第158頁,中西書局2015年。
- (2)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》(陸)第142頁,中西書局2016年。
- (3)以上識讀分别據裘錫圭《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》(陸)第89、231頁,文物出版社2014年;《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》(肆)第275、195頁;《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》(陸)第154頁。
- (4)魏啟鵬《馬王堆漢墓帛書〈黄帝書〉箋證》第147頁,中華書局2004年。
- (5)(清)陸樹芝撰,張京華點校《莊子雪》第326頁,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。
- (6)朱文熊撰,李花蕾點校《莊子新義》第291頁,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。
- (1)本文引《周易》經傳及孔穎達《周易正義》文字皆據孔穎達《周易正義》,《十三經注疏》,中華書局1980 年,因引用較多,以下不一一標注。
- (2)(唐)李鼎祚撰,王豐先點校《周易集解》第48頁,中華書局2016年。
- (1)《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》(三)第49頁。
- (2)《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》(三)第127頁。
- (1)高亨《周易古經今注》第170頁,中華書局1984年。
- (2)李漢三《周易卦爻辭釋義》第92頁,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69年。
- (1)陳鼓應、趙建偉《周易今注今譯》第53頁,商務印書館2012年。